一個風動錨桿鉆機,加裝一個量身定制的防護裝置,杜絕了風動錨桿鉆機傳動部位將操作員工手套、衣袖絞入的風險,保證了安全操作。
創新電磁先導實驗平臺,實現對先導電磁閥故障精準診斷,解決了先導電磁閥的修理難題,僅一個月,該礦就維修先導電磁閥150件,節省費用30萬元。
利用槽鋼加工專用移泵滑靴,采用絞車配合專業移動滑靴,解決了頻繁移動水泵的難題,實現了水泵的快速移動,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同時排水效果提高25%。
……
一項項“五小”創新項目的推進、落實、突破,是霍州煤電店坪礦始終堅持創新、注重創新、深化創新,提升生產效率、經濟效益、管理效能的完美詮釋。
今年以來,店坪礦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創新理念,發動全員參與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通過創新成果轉化推廣擴大成效,為企業提質增效、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如何創新?如何實現全員創新?如何加大創新成果轉化?今年年初,該礦重新修訂了“五小”創新項目管理辦法,堅持立足現場、全員參與、持續改善的工作導向,對創新項目的申報、實施、驗收、評獎等工作做了更精細的規定,實施領導帶頭、專業融合、上下聯動的組織模式,大師工作室申報、生產業務部門與隊組自主申報、“五小”創新合理化建議征集的申報模式,“一月一申報、一季一評比、一季一表彰”的運行模式,項目推廣應用、項目成果展示、逐級申報榮譽的成果模式,形成了一套簡單、便捷、管用、有效的“五小”創新體系,員工創新動力競相迸發。
“只要是能改善作業環境、優化生產工藝、減輕勞動強度、夯實安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好方法、好措施,都是創新?!被谶@一理念,該礦員工創造潛能充分釋放,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在一季度“五小”創新評審會上,該礦評選出20項科技含量高、應用效果好、具有推廣價值的“五小”創新成果。其中由該礦生產技術部牽頭設計的北翼采區10—101回收工作面“一面四切”“精采細采”留設小煤柱保護采區水倉回采工藝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一等獎。
北翼采區10—101回收工作面“一面四切”“精采細采”留設小煤柱保護采區水倉回采工藝技術研究與應用是該礦明確主攻方向和核心技術突破口,重點研發的關鍵技術。當前礦井剩余可采儲量逐年減少,礦井銜接緊張,特別是在傳統開采模式下,采區及回采工作面回采率低,資源浪費嚴重。目前10—101回采工作面由于采區水倉影響,設計停采線距采區皮帶巷90米,為了進一步提高工作面資源回收率,減少煤柱損失,該礦決定采用密集切頂孔+隔斷式爆破的方式進行切頂卸壓,從而阻斷圍巖壓力傳遞,將頂板壓力有效轉移至采空區,實現采區水倉8米小煤柱安全留設的工作目標,可多回收煤炭資源4萬噸,增加直接經濟收入約4000萬元;工作面煤柱寬度也由55米優化至10米,為有效緩解礦井銜接緊張問題提出新思路,進一步延長服務年限。
探索不停歇,創新無止境。店坪礦將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抓機遇、補短板、破瓶頸,匯聚創新力量、推動創新發展,激發全員創新活力,切實以科技創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