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霍州煤電店坪礦產能利用率達107.69%;在冊裝備周轉率和利用率為82%,其中采掘核心裝備利用率高達96%;采掘裝備開機率為39.58%,高于全煤行業平均水平。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在集團公司生產礦井中名列前茅。
店坪礦踐行“新焦煤?新理念?新要求”,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將精益化管理與礦井實際情況緊密結合、深度融合,與時俱進狠抓TPM管理、正規循環作業和科技創新,強化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管控,全力創建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礦井。
圖為TPM機電管理。 張靜峰 攝
夯實基礎添效能
出煤不出煤,關鍵看設備。
一套液壓支架能夠通過日常的精心維護和保養,保證十年不出井大修,并實現安全采煤上千萬噸,這是在店坪礦發生的真實故事。
2009年上半年,店坪礦在上水平5號煤三采區投入了一套ZY5800—16.5/32型液壓支架,先后服務了8個工作面,直到2019年9月下水平9號煤二采區202工作面結束后才出井大修。在這三千多個日日夜夜中,店坪礦重點通過地面自動配比集中供液及遠程多級過濾系統,提高乳化液的純凈度,避免對支架產生銹蝕。同時,嚴格執行安全閥操作規程,最大限度地保護立柱。
能夠保證十年如一日把這些措施落實執行到位,店坪礦靠的就是TPM機電管理的持續深入推進。
TPM即全員生產維護,是以提高設備綜合效率為目標,以全系統的預防維修為過程,以全體人員參與為基礎的設備保養和維修管理體系。多年來,店坪礦始終堅持“機電就是基礎、秩序就是基礎”的理念不動搖,扎實推進機電設備TPM 檢修維護,基本實現了全年掘進面核心裝備零故障,綜采面月平均正常生產29天以上,保證了正規循環率高位運行。
隨著煤礦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計劃維修、定期保養、事后搶修”的傳統機電設備管理模式,已經跟不上煤礦安全高效發展的需要。店坪礦于2016年5月率先在機電運輸系統引入“TPM理念”,并將其作為生產經營發展的戰略目標,與生產經營實際進行充分融合和系統整合。最初,該礦推行了設備檢修包機到人管理制度,由隊組包機組長牽頭,機電檢修工集體參加,實行“定人、定崗、定責、定檢”責任制,保證每班均有檢修工負責設備的維護檢修工作,確保設備運行正常。
經過長期的探索實踐,店坪礦通過深入開展調研討論,不斷總結提煉經驗,對煤礦機電管理、包機制管理進行了系統化、理論化的升級,創造性地實施并完善了由全員參與的“六必查” “兩通報”“兩統一”“一考核”工作制度,探索出了符合自身特點的TPM機電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全員參與人人有責、愛護設備人人盡責”的良好風氣。
圖為綜采工作面液壓支架。 張靜峰 攝
精細管理提效率
數字最具說服力——
今年上半年,店坪礦回采工效為71.88噸/工,完成計劃的113.1%;掘進工效為0.218米/工,完成計劃的100.5%;全員工效為11.29噸/工,完成計劃的117.6%。
數字的背后,是店坪礦狠抓正規循環作業,以精益化管理促效率提升的生動實踐。在店坪礦井下一線,采掘工作面秩序井然,每名職工自始至終執行規定的循環計劃,一線工作基本實現了任務到組、固定崗位、責任到人,在保障安全、均衡、有序生產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每月月初,由礦生產科負責制定月度作業計劃,結合現場地質條件、特殊因素,合理確定采掘生產任務。他們根據月度生產任務,將指標分解至每天、每班,核定每班的循環任務。由責任隊組嚴格組織執行每班循環任務。調度室每旬對正規循環組織情況進行一次通報,分析各隊組正規循環組織存在的問題與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對特殊環境、構造、人員、條件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
抓業務科室的協調配合、抓采掘隊組的循環組織、抓輔助隊組的服務保障,店坪礦針對不同系統所承擔的不同職責,有針對性地明確了相關考核辦法。小到一次虛假循環數匯報、大到設備檢修質量問題等,都有明確的考核標準。
此外,該礦一方面強化技術保障,合理優化采掘布局;另一方面,完善風、水、電、運輸排矸管理和系統升級改造,服務正規循環。同時,細化完善了區隊、班組建設達標標準、考核標準,努力建設“五星”班組。各級管理人員深入現場,緊盯循環作業、著力排查隱患、規范職工操作行為,促進動態達標,實現正規循環作業。近三年,店坪礦采掘正規循環率均保持在95%以上。
圖為110工法技術研究。 張靜峰 攝
科技創新增效益
歷時3年多,店坪礦鍥而不舍創新應用“110工法”。目前,9號煤二采區全采區應用“110工法”連續開采,礦井實現了“搬家不停產”,多回收煤炭70萬噸,創造經濟效益3.5億元。該項目獲得了山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這是店坪礦以科技保安全、以創新增效益的典型成果。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近年來,店坪礦堅持以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研究應用為抓手,鼓勵全員參與創新,共同研究了包括“110工法”在內的8項科技創新亮點項目。
其中,“110工法超前水力脹裂切頂取締爆破切頂技術研究” 突出水力壓裂技術具有的安全性高、工程量小、成本低及適應性強等特點,既節約成本,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第五代掘錨護一體機配套皮帶自移機尾作業線技術研究”通過對綜掘機升級改造,實現掘錨支連續作業,提高了礦井單進水平;“綜掘工作面90°拐彎連續作業后配套及頂板支護技術研究與應用”取締炮掘拐彎工藝,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實現綜掘連續性作業;“膠帶輸送機增設第三驅動提能改造與應用”通過對膠帶輸送機增設驅動代替安裝二部皮帶機,不僅滿足了綜采工作面原煤運輸任務,還實現了集中控制,達到了減員提效的目的;“‘余熱綜合利用煤改電’節能環保供暖系統研究與應用”采用水源熱泵代替鍋爐取暖,降低污染,二次利用余熱,一個供暖周期可節約成本費用500余萬元……
為給奮斗者、貢獻者、奉獻者提供好發揮才能的舞臺,店坪礦組織各業務系統負責人組成“五小”創新成果評審領導組,對每季度“五小”創新成果進行評審,根據項目成果難易程度、實用性和操作性,以及對經濟、安全、社會貢獻的大小,重獎部門、責任人和有關參與人員。獎勵金的發放實行??顚S?,根據成員對項目的貢獻大小進行合理分配并公示,做到公平、公開、公正。
在店坪礦的激勵政策下,在薛定亮大師工作室、梁寶林大師工作室的帶領下,全礦上下參與“五小”創新的熱情大大提高,從一線職工到各級管理人員,都在動腦筋、出點子、想辦法?!伴T式支架設計制作”“主斜井自動降塵系統”“多功能膠輪車鉆機”……據統計,近三年,全礦共評選出“五小”創新項目100余個,兌現獎勵20余萬元。
思想領先一步,行動領跑一路。
店坪礦在“新焦煤·新理念·新要求”的指引下,敢于先行先試,勇于創新突破。不論是從機電包機制管理到TPM全員生產維護的“強勢躍升”,還是從創新應用“切頂卸壓無煤柱開采技術”到如今探索水力脹裂切頂的“進階提級”,抑或是回采、掘進正規循環作業的“持續賦能”,店坪礦以一抓到底的韌勁和常抓常新的巧勁,集聚了礦井最強大、最具競爭力的資源和動能,向著建設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礦井的目標一路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