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淄博燒烤非?;?,火遍山東、火遍全國,甚至聯合國前秘書長索爾海姆都去吃燒烤,真是一城好風景,半緣煙火半緣君。
幾位淄博的朋友也邀請我去吃燒烤。他們說:“中國人信奉故土和祖先,淄博所有人都在規范自己的行為,不能像有些地方的人那樣狂躁無禮,給家鄉抹黑。淄博燒烤火遍全國不是偶然的,你這次來一定會有更多的切身體會?!?/p>
說起我與淄博的緣分,還要從2006年開始。當時煤炭行業的形勢不如以前,效益逐漸下滑。作為煤炭系統的學校,汾西礦業員工學校的發展受到了挑戰,生源面窄、學校專業單一、招生受限、學生畢業后就業選擇面窄。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想到了院校合作、校企合作,我去陜西、河北、山東、北京考察并聯系一些學校和企業,最終,選擇與山東煤炭學院合作,前后共培養了500余名人才。山東煤炭學院位于淄博市,因為合作關系,我先后去過淄博八次,每一次去,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氛圍,感嘆不愧是孔孟之鄉:向老大爺問路,他會坐上車給你引路;向婦女詢問附近有沒有飯店,如果離飯店遠,她能從家里拿點吃的給你,甚至會回到家里給你做飯。每次我們去淄博,他們都像對待親人般熱情,熱茶相敬,好禮相送,讓人感到溫暖,流連忘返。
現在淄博的大街小巷人頭竄動,每一個角落都是燒烤桌,山東人民召喚全國人民去吃燒烤,但是我們坐下來靜靜地想,我們去淄博吃完燒烤就行了嗎?我們應該學習他們什么精神呢?我們要學習他們的文化,學習他們的仗義,學習他們的厚道,學習他們的禮儀。
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左傳》提出賓至如歸,這些文化都融入到每一個山東人的骨髓里。淄博火了,山東其他地市都紛紛去幫忙:濟南送過去豬肉、臨沂送過去蔬菜、青島送過去啤酒、濰坊送過去羊肉,市委書記坐到下面去串烤串兒、區長在廚房切肉、縣委書記在燒烤店里洗菜、公安局長在疏通交通,這些都是他們用實際行動作出來的表率。這兩天如果你在淄博沒地方住了,淄博人民會把你領回家里去??;在馬路上你碰到當地人,他會坐下來跟你嘮家常,跟你噓寒問暖,山東腔一開,你就會聽到濃濃的鄉音,你就會感到溫暖,感到山東人的善良,感到山東大漢的豪邁。
在我國,粵、江、浙帶動了經濟率先發展,而文化發展迫在眉睫。登泰山而小天下,小天下而成一家,泰山從山東拔起,黃河從山東入海,孔子在山東誕生,受儒家文化浸潤的山東省是禮儀之域,崇禮尚賓、熱情好客、大情大義、淳樸厚道是山東人民的特征。人們說西有古羅馬,東有臨淄城。齊國百家爭鳴,產生了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齊相管仲說:“倉廩實而知禮節?!比嗣裆罡蛔懔司蜁蓝Y儀道德,如今我們的經濟發展了,就要用文化繁榮來推動國家的強盛,來推動國家的全面發展。淄博燒烤的火,底氣源于中華文化的支撐。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于國力復興、經濟復興、科技復興、人才復興,而文化復興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重中之重。文化包含了方方面面:它包括了民族精神的傳承、優秀文化傳承、待人接物的傳承,包括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倫理和社會風尚、風俗習慣、道德標準、思想情操、理想追求,也包括了城市的氛圍。文化底蘊深厚的山東人有引領我中華文化復興之路的勇氣,中華文化復興從淄博燎原到山東,也一定可以燎原到全國。
(作者單位:汾西礦業員工學校)